最近終於很『奮力』的把這兩本『鉅作』看完。
為何說是『鉅作』呢?因為兩本都很厚,而且來頭都不小。
『心的誦讀師』書介是這麼寫的:
★ 讓冷靜規律的丹麥人廢寢忘食、瘋狂搶讀的小說
★ 丹麥人手一本,首創10天內瘋狂3刷紀錄,熱銷逾200000本,蟬聯文學暢銷榜冠軍!
★ 享譽歐洲各國,迅速售出英、美等十七國版權,同名電影火熱開拍中!
你以為你的心無可撼動,但當你展開書頁,誦讀師便可直奔你不設防的心......
很誇張吧....但其實所言不假.....從翻開書到看完,大約只花了我兩個晚上的時間,而且劇情緊湊到即便躺在床上、靠著枕頭也不會有睡意。(這對我而言簡直是神蹟!)
故事結構是懸疑的,很有『達文西密碼』的味道,搭配上北歐冷冽、陰冷的場景、沈重的木質老書店、死亡的陰影和秘密集會的隱晦與權力、利益爭奪的謀殺....如果要用一種顏色描述這本書的氣氛,我覺得會是漸層的深咖啡色。
誦讀也可以是一種超能力。就像古時候的說書人,可以用生動的口吻和語調,左右聽眾的情緒和感官,只是文章中的誦讀師能力比一般說書人更高強,大概就像是墨水心裡面的『魔法舌頭』一樣吧!
喜歡這部小說,因為自認是一個對文字敏感的人,可以為了一個標點符號、一個字體、顏色差異就讓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情緒反應,所以可以體會透過誦讀而影響人心的可能性程度。
我也是喜歡朗讀的人。從國小開始唸書時,就經常自告奮勇的替同學朗讀課文。能夠逐字去閱讀,並且讀出聲音來的感受度,比默默的在心裡掠過清晰許多;朗讀的速度比較慢,可以隨時去調整自己的心境,一邊體會一邊融入,和默念的情緒堆疊不太相同。
也有融入得太over而在朗讀時情緒失控的狀況......(話說昨天整理雜誌時,赫然出現了那篇烏龜的尾巴....)
這樣的小說,除了精彩,很難用其他的心得來形容,推薦給大家,希望有興趣的人都能一起在其中,感受一下文字與誦讀的召喚及煽動力。
相形之下,『綿羊偵探團』就顯得輕鬆許多了。
雖然一樣是懸疑小說,不過透過這些『綿羊偵探』搞笑的眼光和角度,倒是緩和了許多作者想要諷刺的黑色幽默。
牧羊人死了。離奇的死亡,身上又插著一把鐵鍬。是誰幹的殘忍事?沒有了牧羊人的綿羊們該怎麼找出事實的真相,替他們心目中最棒的牧羊人平反冤情?
作者結合了我們日常對綿羊的印象,再用一種寓言式的結構,讓我們在看完一個推理故事之後,還能有更多故事以外的省思;更可貴的是,作者結合了許多不同著作的角色特性,藉由每隻綿羊的命名去打造專屬的性格,這也是很有趣的部份。
綿 羊們經常把『公理正義』掛在嘴邊,但面對苦思不得其解的難題時,他們總是選擇用盡情的吃草來解決問題,因為他們是綿羊,不適合動太多腦筋。很多時候我們是 這樣的.....在我們的心裡可能各有一個答案或一把尺,但當現實的困境不是那麼容易突破,或解決問題需要勇氣時,我們會選擇『吃草』,選擇進入自己的舒 適圈,然後假裝問題不存在。
綿羊們總是在期待歐洲之旅,因為之前的牧羊人曾允諾要帶著他們到歐洲去,而綿羊總幻想著歐洲到處都充滿著香甜的蘋果樹。但在抽絲剝繭的過程中,綿羊終於理解--是蘋果,就一定會有酸的,就像再平靜的地方也會發生命案。(這些綿羊其實挺聰明!)
綿羊們經常一興奮、一驚慌就開始咩咩大叫,或是群起四竄....這些可愛的場景和畫面,讓我在閱讀的同時經常不可自制的笑出聲來,而且除了搞笑和寓言,這個推理故事的結果,真的是讓人怎麼樣都想不到,隨處都是轉折,也潛藏了許多哲學義理。
不過結局有些傷感....因為擺脫群體束縛、在外漂泊的離羊,利用流浪所學習到的力量和智慧回來協助羊群們找出線索,但終究牠不受拘束的個性與倔強,還是讓牠選擇默默的離開了羊群。這是一種承擔、一種堅強,也是一種孤獨。
綿羊偵探團的精彩故事,果然不輸柯南的少年偵探隊喔!